深钻博采厚积薄发他是校长奖获得者张欢

  行业动态     |      2025-08-18 23:14

  

深钻博采厚积薄发他是校长奖获得者张欢

  张欢,中共党员,石油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师从宫厚健副教授。曾任校团委双创中心兼职团干部、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年级团总支副书记、本研(石)1902班班长等,带领班集体获“山东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20余项。曾入选《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获第七届“互联网+”国赛金奖、国家奖学金、王涛英才奖学金、“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奖项50余项。聚焦页岩油高效开发,以第一、第二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PE Journal等发表论文10篇,授权/公开专利7项。曾任学院“能源报国·能源强国”博士团学生负责人,协助组织200余名学生赴胜利油田等13个国家能源战略重点区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受到《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深度报道,获评山东省暑期“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

  “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我国陆相页岩油开发难度极大,以胜利油田为例,油藏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就好比一个摔碎了的盘子,又被踢了一脚。”在一次专业课上,张欢听着老师的授课入了迷,对页岩油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页岩油是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能源,然而页岩储层低孔低渗,页岩油赋存状态多样等多重难题导致页岩油采收率较低,实现其高效开发仍需不断研究攻关。

  火星电竞用户口碑

  在本科阶段,张欢便踏入课题组,开启了他的科研之旅,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课题,专注于“CO₂提高页岩油采收率”这一前沿方向的研究。他深知,科研之路荆棘丛生,失败是家常便饭,而保持平稳的心态则是披荆斩棘的关键利刃。实验周期漫长,熬夜通宵对他而言早已是习以为常;科研瓶颈如影随形,实验室便成了他的另一个“宿舍”。历经上千组实验与模拟研究的磨砺,他成功构筑并研发了CO₂+低分子醚、CO₂+亲水、亲油、亲CO₂表面活性剂等一系列CO₂复合开发体系。这些体系专为低孔低渗储层环境量身打造,显著提升了CO₂的性能,大幅增强了开发效果,为提高页岩油采收率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的科研力量。

  心向高远,步履铿锵,为攀登创新高峰,他曾与福布斯中国教育行业精英榜入围者吕健、马博、段晓飞等杰出代表携手征战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赛金奖、最佳带动就业奖、高教主赛道全国第九名。项目搭建了在非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内外石油行业发展,作为山东省唯一项目参加大赛成果展,并获选山东省双创典型案例。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以解决油田实际生产问题为导向,他积极参与科创赛事,获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奖项。

  “如果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助力于推动我们石油行业的发展,哪怕是从1.0到1.00001,我会珍惜机会,为之努力。”聚焦油田现场需求,他让专业知识在工程实践中落地生根,带队征战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从31所高校及科研院所265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项目获得采油气工程全国一等奖。他积极学习行业前沿知识,虚心向国内外学者请教,曾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驱油技术研讨会、IFEDC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CCUS国际会议等汇报交流;参与企业圆桌论坛,为油田生产实际问题献智献策,获胜利工程杯科技创新精英赛一等奖。学无止境,他锚定自己的人生井位,为石油事业发展贡献自我青春力量。

  在大学的青春岁月里,学生干部这一角色始终与他相伴,他大学入学后的六年时光都在学生工作中发光发热,践行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有一份光,便发一份热”的理念。

  在校园内,他担任过校团委双创中心兼职团干部、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以及年级团总支副书记,积极搭建院校联动平台。他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与教授有约”等7项系列精品活动,累计开展60余期,服务学生超5000人次,以多元化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引领学生发展。同时,他还担任本研(石)1902班班长,以及本研(石)2001班、本研(石)2002班、本研(石)2201班的朋辈导师,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班级品牌。他深知班级文化虽无形,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一位学生,需要赋予班级更多活力、凝聚力与竞争力。他将班级建设为“科创型+志愿型”“科创型+文体型”等特色鲜明的集体,带领班级荣获山东省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等20余项集体荣誉。

  走出校园,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担任山东省重点立项实践队队长,带领团队奔赴云南,深入20余个调研地,探索当地乡村振兴模式,其实践事迹也受到了中国石油大学报的专题报道。在石油行业,他更是努力扎根,入选央视网金牌实习生,并在中石化微生物采油汪卫东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实践。他还担任学院“能源报国·能源强国”博士团学生负责人,协助组织220名学生前往胜利油田、大庆油田等13个国家能源战略重点区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该活动受到了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的深度报道,并获评校五星级实践队、校“领航工程”优秀项目以及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

  在学生工作之路上,他以青春为笔,以担当为墨,书写着对校园与社会的热爱。他用行动为个人成长赋能,为校园发展助力,为社会进步添彩,彰显了学生干部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