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潮涌,翠峰叠嶂。二十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强音,唤醒了浙江的绿色基因。二十年的久久为功,必有回响。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版图上,率先探路绿色低碳变革。
理念塑造浙江,改变中国,影响世界。从杭州地铁项目的低碳脉动,到安吉茶园“VEP气候贷”精准滴灌的缕缕茶香;从丽水“取水贷”激活沉睡的生态资产,到衢州厂房内“碳账户”闪烁的荧屏绿光……在这条从“生态颜值”到“共富价值”的转化之路上,建行浙江省分行作为此次变革的参与者,将绿色基因融入金融血脉,逐渐形成绿色信贷等投融资业务、绿色创新体系、绿色金融数字化系统、气候风险管理、绿色运营等多层次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在之江大地上书写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超4500亿元,绿色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比约30%。在浙江金融监管局开展的2024年度浙江绿色银行评价中,该行获得“省级绿色示范银行”称号、评价等级为A级。创新项目《绿色金融管理平台》在2024年全国金融系统职工“五小”创新活动中荣获优秀创新成果奖项。
钱塘潮涌,地铁交通在杭州迎来绿色蜕变。绿色出行蓬勃发展的需求沃土,为绿色金融创新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场景。杭州地铁的部分列车自投入运营起,运营时长已达5年甚至10年,急需对车辆的重要部件进行更新改造。建行杭州分行详细了解企业需求,快速制定投融资方案并获得客户的认可,成功签订10亿元固定资产贷款合同。截至目前,建行杭州分行为杭州地铁集团整体贷款余额约250亿元。
潮起之江,绿色发展。建行浙江省分行积极运用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创新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持续助力低成本资金精准投向绿色低碳领域。该行以浙江省能源领域的核心企业为核心,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式,向上游清洁能源电厂发放绿色供应链贷款,开拓支持清洁能源企业的新路径。
三门湾畔,碧波激荡。三门核电项目是国务院于2004年7月21日正式批准实施的首个国家核电建设自主化依托项目。核电属于清洁能源,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三门核电站的建设将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当120万千瓦级的“AP1000”核电机组在这片山海间拔节生长,一条跨越二十五载的金融纽带正焕发新的生机。从一期运营到三期启航,从常规岛建设到“AP1000”机组立项,建行的服务始终与核电站的发展脉搏同频共振。
当三门核电三期工程于今年5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行台州三门支行专项服务团队以分秒必争的“建行速度”响应企业需求。截至今年6月末,建行台州三门支行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00余亿元,托举两座120万千瓦核岛从蓝图走向现实。建行台州分行以多年的专业陪伴,将国家“双碳”战略转化为扎实行动:除了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制定专属方案匹配建设周期,全链条服务贯穿项目生命线,更探索绿色债券、碳金融等创新工具,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高水平保护持续提供金融支持。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清洁能源产业加速迭代,新质生产力要求能源项目向“绿色、协同、创新”深度进阶。建行温州分行成功为某新能源(瑞安)有限公司批复20亿元固定资产贷款。该公司的瓯飞浅海滩涂渔光互补项目,作为浙江省“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超10亿美元,依托2.1万亩海域,打造“光伏发电+渔业养殖”复合模式,年均发电18.23亿千瓦时,运营周期预计减排二氧化碳超3000万吨,实现能源生产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建行温州瑞安支行构建“快速响应+协同攻坚”服务体系,组建专项团队对接需求,高频沟通协调资源,于国债收益率调整前锁定定价,顺利签订20亿元贷款合同。
数智赋能,以“碳”创新。建行浙江省分行持续开展浙江全省碳账户金融跨场景建设,创新依托“碳账户”的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构建基于“企业”与“个人”碳减排量化体系的金融服务场景,大力促进“银碳”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打造碳金融领域数字化工具,积极推进全省低(零)碳试点建设。
“低碳转型挂钩目标贷款”是向列入衢州市“碳账户”建设体系中的企业法人发放的贷款,帮助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的金融需求。具体来说,该贷款是将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与企业碳表现值挂钩,把企业一定周期内的减碳降碳成效作为贷款触发条件,设定定量挂钩目标,动态监测企业碳维度数据变化,形成“碳效益评估—贷款条件差异化—低碳转型动力增强”的金融激励减碳降碳新路径,激发企业减排降碳活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融合。
建行衢州分行为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了4500万元的低碳转型目标挂钩贷款。该笔贷款利率与企业单位税收碳排放强度挂钩,达到既定目标后即可享利率优惠;贷款应用于企业原材料替换项目,用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制剂酶取代原先的硫化钠,实现了无毒无害生产迭代和减排降碳,再次用金融手段支持企业减排降碳行为。
“碳贝”为核,低碳转型。建行浙江省分行持续推动以“碳贝”为核心的低碳转型金融服务体系,推广“浙里转型”服务品牌,助力碳密集行业低碳转型。某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环氧乙烷、乙二醇、MTBE、表面活性剂等化工产品,产品质量、设备工艺以及公司产能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推进化工产业降碳。建行嘉兴分行主动向企业介绍低碳转型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向其发放进口押汇525万美元,这标志着建行在探索创新低碳转型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不仅满足了本地化工龙头企业的融资需求,更体现了建行在助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低碳转型,加快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的决心和能力。
“绿金”鼎新,聚势畅“通”。建行浙江省分行围绕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探索推进融资模式、服务方式、制度供给、体制机制等创新,全面打造“绿色金通”服务品牌。抓住绿色金融试点行产品创新政策机遇,积极探索绿色普惠、转型金融等信贷产品创新。创新“碳中和优惠贷”“碳优贷”“浙丽碳效贷”等“碳系列”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当地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升级。创新“绿色航运贷”支持绿色环保航运业,创新“两山惠农贷”“两山生态资源贷”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普惠贷款产品增添绿色底色。
秀山丽水,金融为民。建行丽水分行下沉服务重心,依托裕农通服务点大力推广“两山贷”,打通农户融资堵点,支持农户创业创新,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两山贷”具有手续简便、利率优惠、支用还款灵活等特点,深受农户欢迎。
生生不息,化水为金。浙江龙泉万物生长水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饮用天然矿泉水的企业。建行浙江丽水龙泉支行与企业就“取水权”质押融资贷款开展“一对一”服务,“点对点”解读政策,通过以企业取水权证核定的年取水量及优质水质评估报告为参考,合理评估优质水质带来的产品溢价和企业收益的增长,以取水权证为质押增信,为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50万元,是丽水市首笔成功落地的“取水贷”2.0贷款,让企业的取水权从“沉睡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金”,这同时也是金融机构挖掘农村可抵押资产、创新绿色金融模式、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益探索。
太湖烟波浩渺处,一场静水深流的绿色变革正在传统产业的肌理中悄然萌发。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浪潮中,传统制造业的绿色蜕变尤为关键。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的升级改造项目正是典范。该公司引入生物酶短流程工艺、高温废水低压产生蒸汽技术、无水涂料数码印花、低碱低盐染色等一系列前沿节能减排工艺,预计将显著降低能耗30%,减少废水排放50%。
为鼎力支持这一绿色转型,建行湖州分行精准发力,量身定制“转型金融贷”,成功为其提供约2亿元授信支持。该产品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强度绩效目标深度挂钩,建立了“碳效越优、融资成本越低”的市场化激励机制,真正赋能企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作为湖州市首家总行级转型金融示范分行,建行湖州分行积极探索构建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转型金融体系,首创全国建行系统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并积极推动转型企业、项目的对接与推荐入库,不断充实转型金融支持企业、项目、技术的“三张清单”,新增转型金融投放已超14亿元,为产业绿色升级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在“中国白茶之乡”安吉,当缕缕茶香遇上现代气象科技,建行湖州分行给出了惊艳的创新解答——成功发放浙江省首笔“VEP气候贷”。建行浙江湖州安吉支行创新运用气象大数据,联合安吉县气象局、金融监管部门,建立起高效的“气象+金融”协同机制。通过对茶园光照时长、温湿度变化、降水分布等21项关键气候指标的持续监测与科学量化评估,系统性地将茶园生态环境质量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资产。相较于普通贷款,“VEP气候贷”利率直降45-50个基点,不仅有效破解了农业企业因缺乏传统抵押物面临的融资难题,更开创了气候友好型、生态价值导向的金融服务新范式,标志着绿色金融成功从传统领域向气候经济、生态价值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延伸。
善建者行,建设美好。建行用绿色金融这把金钥匙,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在建行浙江省分行以金融之笔描绘的“两山”转化长卷上,每一笔绿色信贷都是点染江山的皴法,每一次碳汇交易皆为落在诗行间的韵脚。碧水映照的,是金融为民的赤子丹心;青山铸就的,是通向共富的永恒金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女子49页PPT举报飞行学员前男友:恋爱期间与十余人保持不正当关系!航空公司回应
中方展示底牌:俄罗斯已深度质变,700万平方公里国土成绝不退让的红线岁鲁豫近照胖出新宽度,和小19岁男友同框般配,恋情已曝光6年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