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近期,乙烷进口成本大幅抬升,推高国内环氧乙烷生产成本,并进一步传导至下游聚醚大单体领域,市场涨价预期持续升温。
据卓创资讯301299)调查统计,目前,我国乙烷供应严重依赖进口,2024年进口液化乙烷占比高达98%,进口量达553.32万吨,而国产乙烷仅占2%。近期,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影响,乙烷进口成本大幅攀升,导致环氧乙烷生产成本每吨增加约2000元,进而导致乙烷混烷路线元。
环氧乙烷作为聚醚大单体的核心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下游产业链。当前,国内环氧乙烷四大主流生产工艺中,除乙烷混烷法外,石脑油裂解(年均成本6834元/吨)、MTO(7135元/吨)及外购乙烯法(7008元/吨)均面临成本倒挂压力。行业分析指出,环氧乙烷价格中枢或将快速抬升,以缓解企业亏损压力。
环氧乙烷成本激增直接传导至下游聚醚大单体领域。聚醚大单体广泛应用于减水剂、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市场需求稳定。隆众资讯预测,2025-2029年环氧乙烷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产业链利润分配权仍将集中于环氧乙烷环节,下游聚醚大单体价格跟涨趋势明确。
行业领军企业已提前布局以应对市场变化。奥克股份300082)作为环氧精深加工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其减水剂聚醚单体国内市场份额达40%,凭借211项专利技术及规模化生产优势,有望在涨价周期中巩固龙头地位。
红墙股份002809)深耕外加剂、布局精细化工,是全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营业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公司通过“外加剂+精细化工”双主业模式加速全国化布局,大亚湾石化区15万吨/年聚醚单体项目预计将锁定上游利润,增强成本控制能力。
隆众资讯分析指出,预计2025-2029年环氧乙烷供需矛盾持续发酵,2028年前后环氧乙烷行业或经历深度洗牌,中小企业因成本压力可能逐步退出,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与此同时,环氧乙烷下游出口渠道有望拓展,为产业链注入新增长动力。
当前,乙烷关税政策引发的成本传导效应已逐步显现,环氧乙烷及聚醚大单体涨价预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业内人士认为,在行业格局重塑过程中,具备技术、规模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或将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