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展望】三大驱动或提振化工市场关注重点品种结构性机会

  公司新闻     |      2024-01-28 18:22

  2023年是中国疫情后经济发展第一年,但国内经济修复慢于预期,海外加息强度高于预期,两座大山压制国内市场信心修复;而化工市场面临上游能源高价格和下游弱需求的双重挤压,整体市场价格和行业利润率较2022年走低。展望2024年,美元加息周期结束、中国出口弱修复和国内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三大驱动或提振市场信心,化工市场预计上半年弹性更大,下半年温和震荡,不同产业链趋向分化,关注国内财政扩张和重点品种供应面减少或供需错配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2023年,是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冲击,经济恢复发展第一年,但国内经济修复慢于预期,海外加息强度高于预期,压制了2023年市场信心修复,面对外需下滑、地产调整、工业去库存、价格冲击和地方债务等重重挑战,恢复之路曲折,但已确立复苏方向。

  2023年化工市场走势来看,1-3月高位震荡,随后4-6月持续下行、6-9月宽幅反弹,9-12月震荡下跌,演绎大V行情。

【2024展望】三大驱动或提振化工市场关注重点品种结构性机会(图1)

  2023年初,中国防疫政策优化和地产政策出台使得中国经济修复成为市场共识,1月化工市场快速反弹,金联创化工指数2023年以5507点开场,直线点之间区间震荡。美国银行业风险事件爆发,全球风险偏好回落;且全球经济衰退与需求忧虑令国际原油承压,金联创化工指数4月17日至5827点,跟随原油震荡下行。至6月13日,收于4993点,是2023年最低点。随后化工市场走上反弹之路,且回升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主要驱动逻辑在于三方面,一是原油(原料)端强势运行,成本上行助推市场上火星电竞网页版 火星平台涨;二是国内宏观方面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落地,带动市场情绪向好;需求端的边际改善亦贡献力量。至9月15日,收于6150点,是2023年最高点。9月中,金联创化工指数升至6000点上方后,再度跟随原油转为震荡下行,10-12月化工市场偏弱收官。

  2023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和上涨的关键节点与2023年化工品价格波动节点基本一致,化工市场涨跌逻辑主要由原料(原油)端引导,供需基本面作用相对弱一个层级。2023年化工市场面临上游能源高价格和下游弱需求的双重挤压,整体市场价格和行业利润较2022年走低。部分产品生产企业在利润较低情况下,开工下调,同时受海外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外需低迷,部分品种外盘价格持续低于内盘,内需相对稳定下,中东、美欧化工产品大量倾销,造成部分品种2023年进口量增长;虽火星电竞网页版 火星平台然大炼化持续发展,多数化工品产能不断释放,但外需规模缩减,出口势头受阻,2023年部分化工品的出口量较2022年反而减少。

  国际方面,美国大选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或在三至四季度后转向,是关注之重中之重;国内方面,美元加息周期结束、中国出口弱修复和国内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三大驱动或提振市场信心,化工市场预计上半年弹性更大,下半年温和震荡,不同产业链趋向分化,主要关注国内财政扩张和重点品种供应面减少或供需错配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2024年上半年,中美关系在旧金山两国元首会晤后破冰,外部宏观环境相对2023年明显向暖;特别是二季度,随着国内经济刺激政策的带动及出口弱修复,经济动能恢复或进一步由结构向整体扩散,化工市场或存在上行机会,“政策市”驱动效果明显。但2024下半年面临美国大选,中美关系再度微妙(若拜登成功连任,预期冲击相对减少);同时美联储货币政策或在三至四季度后转向,外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在缺乏房地产的加持下持续温和增长,或成为内需主要动力,下半年化工市场相对上半年驱动表现趋缓,但大炼化建设周期进入尾声,供应面减少托底,市场表现相对上半年震荡偏弱,8月夏季和12月的冬季淡季,或存在两波下跌风险。

  2024年PX扩能周期结束,无新投计划,下游PTA以及终端聚酯均有新投产计划;纯苯方面,2024年裕龙石化90万吨/年装置计划在年中至三季度投产,其他投产计划均为小装置,而下游多套装置均计划上半年投产运行,关注以上两个品种供需错配下的价格上升机会。二甲苯方面,供应端补充不多,仅一定程度缓和供应紧张的状态,而北美对于汽油组分的需求预期和国内下游PX供应端缺口,对原料混合二甲苯价格形成支撑。

  2024年国内甲醇计划新增项目不多,总产能涉及仅200万吨附近,其中部分项目配套相应下游为主,供需收紧预期或支撑内地市场相对价格高度,但需警惕海外供应端新增量对中国市场冲击,港口市场表现或相对弱于内地。

  随着丙烯产能不断投放,下游衍生产业链也进入扩张周期,其中丙烯酸和丙烯腈均处于亏损状态,仅有丁辛醇价差较好。丁辛醇原料需要丙烯和合成气,而国内合成气大多来自煤制气,过去几年的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扩产非常困难,导致丁辛醇的产能增速相对较低。2023年丁辛醇价格和盈利均表现相对亮眼,2024年在供增需弱的情况下,是否再能延续优势,有待观望。

  未来几年,丙烯仍有大量产能将要投产,预计丙烯景气度和PDH价差还将在底部徘徊。不过未来PDH项目的产业意义和盈利点将从丙烯转移到副产氢。轻烃化工副产氢的成本很低,几乎没有碳排放,是双碳目标下最佳的氢气资源,利用副产氢生产化工品,将具备非常大的成本竞争力。尽管当下盈利不佳,但随着全球对碳减排要求回归,PDH配套下游产品的竞争力大概率会不断提升。

  ·本文信息数据均来自可靠来源,但基于信息来源或第三方可能出现的人为或技术错误, 金联创不保证此等信息的准确性、适当性和完整性,以及因使用此等信息而导致的任何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内容注明出处为“金联创”的所有稿件均属金联创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转载、投稿及合作请回复关键字“转载”或“投稿”。